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频道>> 企业热点>> 正文

孙胜臣 为国家经济建设而战的勇士

人民财经网 作者:耿标  2015-04-27 08:49:34 阅读:
核心提示: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西格二线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孙胜臣,自199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和地方重难点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在工作中,孙胜臣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勇挑重任,大力倡导科技攻关,并取得显著业绩成果。

CP7Z8315

  2010年初,临危受命接任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西格二线工程指挥部(关角隧道)指挥长以来,领导施工团队克服高寒缺氧、施工困难、技术含量 高等诸多困难,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成功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施工技术难题。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组织申报、获批两项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 利,一项施工工法获国家级工法,从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科技成果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借鉴意义。项目荣获青海省十二五建功立业“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获青 海省高原“工人先锋号”、两次获得“火车头奖杯”等荣誉,孙胜臣先后获得 “首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全国“优秀项目经理”、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等荣誉。

  2014年4月15日,经过近7年的艰苦奋战,双洞单线的新关角隧道全线贯通,十六局集团关角隧道建设者一鼓作气,经过7个月的会战,于 2014年12月28日实现新关角隧道双线开通运营,把不可能转变为“奇迹”。至此,一个制约青海、西藏两省区加快发展的铁路瓶颈宣告结束。这一页必将深 深地镌刻在巍巍关角山上,写入中国铁路的历史上。新关角隧道平均海拔3600余米、设计时速160公里、全长32.645公里——与老关角隧道相比,列车 将由原来绕行关角山变为穿梭关角山,时间由2小时缩短为20分钟,青藏铁路西宁到格尔木二线(以下简称西格二线)年均货运量将由1900万吨增加到 5000万吨。

  站在新关角隧道进口,中铁十六局集团总经理助理兼指挥长孙胜臣无不自豪的说:“新关角隧道顺利开通,证明了我们不但是忠诚企业的勇士,更是为企业荣誉、为国家经济建设而战的英雄!也是我们全体参建员工七年来的责任担当和坚强意志的回报,他们是奇迹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为他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此时,已是泪湿眼眶、感慨万千……

  2010年1月,因为超强涌水、合同纠纷等原因,关角隧道施工停滞不前,集团公司领导想到了时任一公司总经理孙胜臣,将力挽狂澜的重任交给了他。

  在此之前,孙胜臣已屡建奇功,曾成功攻克了地铁国贸站近距离穿越桥下群桩的难题,拿下了北京建设难度最大的地铁工程。

  2000年,孙胜臣在担任广州地铁二号线晓江区间项目经理期间,针对工程地质复杂、工法转换多、断面变化频繁(达47处)、立体交叉汇集、中洞 法施工的三连拱、双连拱结构等施工困难和特点,在设计院无施工方案和图纸的前提下,他不等不靠,多次深入施工现场,通过多次比选、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和施工图纸,一边与设计院交底沟通,制定了“三连拱”和“双连拱”等多个节点施工方案,得到了设计院、业主的高度认可,并在该项目实施,为企业创效300多万元。

  2002年,孙胜臣在担任北京地铁八通线北苑车站项目部副经理期间,勇挑重任,带领技术人员精心组织施工,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地铁施工史上首次 51米钢梁跨既有线吊装施工,并使每组梁吊装施工宿短40min,整个过程仅用时60min,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工程荣获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长城杯金质 奖和 “鲁班奖”。

  2003年底,孙胜臣担任北京地铁十号线国贸站项目经理。针对国贸站施工特点,他带领技术人员认真进行桥桩和管线的调查,细化了现场施工方案。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施工管理,充分发挥了全体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始终坚持“安全大于天、质量重于命”安全质量方针,做到“超前控制、计在行先”,成立 了“加快洞内钻孔桩钢筋笼拼装速度”的QC攻关小组,采用镦粗直螺纹接头连接的方案,达到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1.5小时内完成钢筋笼入孔,节约了施工成 本。由于超前预控工作到位,桥梁的不均匀沉降均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314项施工细节检验全部合格;297项试验全部合格,按要求进行的各分项试验见 证频率大于30%;钻孔灌注桩经小应变检测全部为1类桩;导洞贯通误差控制在3㎝之内。《地铁工程施工对桥基》、《建筑和管线的影响及控制研究》、《地铁 车站结构健康监测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多项技术被北京市科委立项,建设部批准为“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该项目的QC成果获铁道部优秀QC成果奖。 国贸站项目也成为北京市的“亮点”工程,先后接待了北京市、建设部、中央党校和澳门建筑业司等各级部门及以色列等国外友人的观摩和参观。项目在业主组织的 安全、质量、综合评比中多次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市建委“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先进单位”、被授予“北京市地铁工程建设先锋 青年突击队”等荣誉称号。地铁国贸站获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长城杯工程金奖和十二届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7年,孙胜臣还兼管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轴铺装施工,他领导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重达1.3吨巨型花岗岩的铺装试验,开发研制了简易的花岗岩 铺设机械,理顺了施工现场及各方关系,为赢得业主及业界好评奠定了基础。他组织攻关的《巨型石材铺装施工工法》获中国铁建建筑总公司优秀工法二等奖并获批 国家级工法,《移动式龙门架吊篮》获批国家专利。该工程获长城杯金质奖长城杯奖和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证书及金杯。

  “一个困难不怕,两个困难不怕,当众多困难相互叠加时,就十分可怕了。”当时因为超强涌水一时无法解决,关角隧道施工处于半瘫痪状况,大部分参 建员工人心涣散……孙胜臣一看这情形,连续数月都睡不着觉,白天他找人谈心,深入了解现场情况,认真学习先进单位经验,晚上就紧张地思考着、反复琢磨有效 办法……

  “工程没有难的,但必须要有人去管控,没有责任心的技术员再容易的工程也会搞砸。”孙胜臣为管理力量薄弱而深深担忧,他着力转变大家的思想,通过整顿调整,树起正气,鼓起干劲;再就是推行工资绩效挂钩制度,提高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让大家都明白自己为什么干?为谁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这样一开导,大家就有了方向和动力。”孙胜臣说,刚上山的半年间,他每天都是以会代训,因说话太多,导致嗓子嘶哑,继而引起声带息肉,不得不做手术切除。

  “只有班子坚强有力,团队才能整体向好,团队好了,项目任务才能完成好。”班子成员年轻人多,孙胜臣要求他们不能做纸上的领导,不但能跑现场还 要有思路,必须有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搞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管理无止境,管理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怕能力不高,就怕没责任感,有强烈 的责任驱使就会主动去做,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就能成就梦想”

  让孙胜臣欣慰的是,他的苦心没有白费,参建员工都逐渐成才,刘海荣、刘万生、袁超、吉中青、杨金歌、刘宇龙等先后走上了公司或项目领导岗位。

  指挥部针对前期存在的矛盾,因时变法,务求实效。按照有效有利有力地原则,采取了以公平公正为前提,以现场实际发生成本为基础,对工序进行再分 解,风水电由指挥部各工区直管,出碴进料等由机械架子队承担,开挖、支护、衬砌则由劳务队工序单价承包,并重新签订合同,就此打开了施工局面。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4号斜井掌子面突发断层带涌水,强劲的涌水量达到创纪录的每小时8000立方米,3号、5号、6号斜井的涌水也持续不断的情 况,他领导组织广大技术员工多次现场试验,制定了以进口格兰富水泵为主,国产水泵为辅的多级泵站接力抽排水方案,创下了单个斜井日排水量连续4个月达17 万立方米的我国隧道建设新纪录。同时为降低排水压力,改善洞内作业环境,降低施工风险,在施工中始终坚持“堵排结合”的原则,在出水量大的地段,组织进行 注浆止水,除采用常规水泥、水玻璃注浆外,部分地段采用了先进的马丽散以及高分子组合材料等化学浆液进行注浆止水施工,最终涌水情况得到控制。他主持研究 的“一种长距离反坡隧道的排水装置以及排水方法”获批发明专利。

  孙胜臣倡导计在先行,科技攻关,努力攻克隧道施工难题,同时,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筹划,克服技术力量薄弱,加强了对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 培养,让其早日成才。组织编写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十多项施工技术专项方案,其中,《高原高寒地区浅埋风积砂层隧道施工工法》获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工程 部级工法,住建部国家级工法;《高原特长隧道不良地质段施工关键技术》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关角隧道富水环境技术经济 分析》获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孙胜臣引领他的团队陆续攻克了浅埋河谷段、断层破碎带大变形地质段等特殊地段的施工难题。组织攻关的《长距 离浅埋砂层隧道施工工法》获铁道建筑总公司2011年度优秀工法二等奖。

  针对关角山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50-60%,烟气粉尘弥漫的隧道中高原反应尤为强烈的情况,为解决通风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他组织技术人 员日夜攻关、反复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吊顶隔板巷道式通风方案,有效解决了长大隧道通风排烟难题,并节省了一大笔购买通风机的费用,组织研究的“分隔式通 风排烟装置”获批发明专利。

  扭转了施工被动局面,理顺内外关系,孙胜臣还积极争取业主、设计、监理的理解和支持。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与业主组织专家研讨会,向铁 路总公司10多次专题汇报关角隧道工作,赢得了更多的理解与帮助。2013年、2014年,指挥部连续两年获得青藏铁路公司信用评价第二名。“关角隧道能 有今天,是因为孙总集二十年工作经验之功,倾其关角隧道一役。面对如此艰难复杂的环境,再高级的管理专家也不一定如孙总一样一步一步干到今天。”十六局集 团一公司副总经理兼常务副指挥长刘海荣十分佩服地说道。

  在孙胜臣的带领下,关角隧道全体员工始终秉承央企铁军不怕苦能战斗的良好作风,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坚守在关角隧道,真抓实干,用责任和意志 书写了建设者的新篇章:关角隧道于2014年4月15日实现隧道全线贯通,历史性的在央视连续进行了4天直播,并且5月6日青海省领导在关角隧道的调研中 对中铁十六局给予了高度的赞誉;新增的8km泄水洞历时8个月完成,于2014年6月2日实现顺坡排水;34.482km整体道床历时4个月于2014年 10月26日完成施工,历时2个月完成缺陷整治,于2014年12月28日双线开通交付运营。孙胜臣兑现了对业主的责任和对青海省政府年底通车的承诺,把 不可能转变为可能,将“奇迹”载入史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