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不是企业的“神话”
不久前,B2B网站一片万紫千红。由万网投资的B2B网站买麦网正式更换域名为www.Com.cn。几乎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宣布继续提供3年的免费服务,慧聪网也更改网站标识大搞“行业事件”。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市场的水又深了几尺。一时间B2B烽烟四起,“神话”频传,中国市场联盟、中国贸易网、中商网等数十家网站推出了诸多的买卖通、企业通、商贸通产品。那么,实际上有几家B2B能给企业带来有效服务呢?
有权威资料表明,中国有70%的企业都已经建立了网络资讯平台或者接受企业信息化服务,但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却有很多未达到企业期望的效果。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两级分化:一级是大型企业和概念先进的中小企业,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学习,迅速掌握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战略,利用互联网采集和传播商业信息、建立直接销售的电子商务平台,甚至利用互联网创建品牌和企业形象,比如联想等,网络业务已经占到了企业业务的一半以上;另一级是在中小企业中占大多数的成品、配件、原料供应商,尽管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有投资,但始终没能很好利用网络,甚至感觉网络对于营销和推广没什么作用。
国际经验证明,B2B业务在美国一直鲜有成功的案例,然而在中国B2B却开展得如火如荼,一片喧嚣声中,阿里巴巴、慧聪、买麦网等等,各行业的B2B平台数不胜数。分析他们的盈利模式不难发现,B2B的核心价值在诚信、支付等关键环节提供深入的服务,从而为企业搭建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这就要求B2B网站们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下进行盈利模式的转型与创新,而不是在这个圈子里搞有名无实、子虚乌有的“神话”故事。
对于阿里巴巴等B2B电子商务体系而言,今后可能涉及若干层面的大规模转型。首先,经营理念转型。突破以前的技术提升流量、流量提升广告价值的媒体式的经营理念,转而关注用户需求及应用服务,尤其是电子商务领域商务用户的需求,通过搜索整合专业服务,为用户带来价值。其次,核心能力及核心竞争要素转型。技术不再是惟一的核心竞争要素,未来的竞争将是技术、应用服务、资本等要素的综合性竞争,他们必须拓展核心能力,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第三,盈利模式转型。B2B网站们必须做好盈利模式转型的准备。
据了解,买麦网此番更换域名,就为盈利模式转型做好准备。买麦网总经理周锚表示“我们本次不止是更换域名这么简单,买麦网已经制订了一系列的策略来启动市场。我们将会改变中国传统B2B网站现在类似于网络BBS的现状,真正建立一套适合网络交易、适合中国的B2B盈利体系。”
在新的游戏规则下,B2B网站们在不久的将来将展开激烈的竞争。随着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一直困扰电子商务的诚信、物流、支付等问题,通过政府、社会和各个企业的共同努力,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并已初见成效,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作用并开始应用。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进入务实发展、全面铺开的阶段。当然,一场互联网新王者之争,也许正在电子商务领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