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正文
早餐标准提升的影响
人民财经网
2016-09-08 09:15:12
阅读:次
核心提示:
近年,中国烹饪协会表示,其起草的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早餐经营规范》即将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个早餐标准。其中规定,早餐亭、早餐车必须隶属于早餐经营供应单位,这意味着,以后个体的煎饼摊、馄饨摊将被取缔。
《早餐经营规范》首次提到,早餐亭、早餐车必须要隶属于早餐经营供应单位。而对于早餐经营供应单位又要求:必须是连锁企业;有统一加工、配送中心;统一品牌、形象、产品和服务;配送食品要留样。显然,相比摊主健康状况、卫生条件都无法控制和保证的煎饼摊、馄饨摊,符合早餐标准的企业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卫生的早餐供应,而且也有利于从更高层次保证饮食安全。
但为何早餐标准仍旧遭到社会质疑呢?一是,这一标准规定的连锁经营、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等只有有规模的企业才能做到,给人以垄断之嫌;二是,那些小规模早餐企业、个体户、小摊主可能面临不保;三是,人们担心早餐价格上涨,让早餐变成了“大餐”和“贵餐”,吃不起;四是,流动的煎饼摊、馄饨摊尽管卫生条件不好,但毕竟方便人们选择。早餐标准实施后,还能有如此方便吗?
问题的关键是,早餐标准实施后,如何不会提高早餐价格,不影响人们追求快捷、方便的早餐习惯。因为早餐标准实施背后是早餐企业付出更大成本,这些成本必然转化为早餐价格;其配送点、配送时间,也可能因此受影响。
因此,早餐标准不妨从失败的早餐工程里吸取经验和教训。在笔者看来,要注意两点:一是早餐标准实施之后,早餐价格不能高,甚至要降低,政府不妨进行补贴;二是要符合市民快捷、方便的早餐习惯。这些都要求餐饮企业在提高配送水平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