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委托治污使排污企业不再“偷排
在风景如画的太湖之滨,有一家名叫竺山湖度假村的饭店。新华社记者最近在这里就餐时发现,这家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饭店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细节:饭店虽处湖边,却没有将残渣剩水直接排入湖中,而是将其集中到院子里的一个大塑料桶里。当记者用餐完毕的时候,恰好看到有专门的人员开着车将这些污水运走。
是不是太湖蓝藻暴发后,他们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了?老板笑着告诉记者:“我都付过污水处理费了,污水处理由专人来管,不再由我烦心,我干什么还要往湖里排?如果偷着排,弄不好还要被罚款,得不偿失。”
武进区是传统的纺织之乡、化工基地,又地处太湖上游,大量河水从这里直排入湖,环保任务很重。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了从源头上加强环保工作,武进区从2005年开始,要求排污企业必须与具有资质的治污企业签订污染委托处理合同。武进区环保局副局长徐惠解释说,这个合同的签订带有强制性,但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治污企业,环保部门对企业的排污状况进行测算核定,确定委托治污的年包干费用,并监督污染排放企业切实将治污费支付给签订合同的治污企业。
污染排放企业在付费后,由于把责任转交到了治污企业,企业由过去的“偷着排”变成了现在的“不想排”、“不用排”。目前,全市已有330家排污企业签订委托处理合同。
武进康普药业过去自己治污时,每年的费用要100万元左右,实行委托治污后,其费用一下子降到了30多万元,并且全部达标排放。康普药业的委托方———常州市武进双惠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寨桥污水处理厂总经理张建兴说,实行委托治污之所以能够降低成本,关键在于由专业团队管理,实行社会化运作,规模化治污,摊薄了平均成本。目前,双惠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已托管了9家企业的污水处理。
武进区环保局局长张方山认为,实行委托治污还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排污付费,治污挣钱”的局面。寨桥污水处理厂总经理张建兴说,过去企业粗放式生产甚至偷排污水都能生存时,环保产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如今从上到下在环保上动真格的,环保产业自然有了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