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投资理财>> 理财热点>> 正文

21万亿元理财资金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人民财经网  2025-11-04 12:57:23 阅读:
核心提示: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2%。其中,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91.13%。”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三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我们认为理财市场今年整体保持了较强韧性。”中金公司(601995)研究部分析师王子瑜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市场规模累计增长2.2万亿元,实现了较年初7.3%的增幅,领先过去6年平均5.1%的增速表现。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规模扩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等方面表现亮眼。《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689亿元,截至三季度末,投资者数量达到1.39亿,同比增长12.70%。

  净值承压下实现规模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较好的规模增长源自存款降息以及“存续浮盈”托底下稳定的产品业绩。

  “从驱动因素来看,一方面存款降息提升了理财产品的性价比;另一方面,固收类理财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达2.16%,在‘存续浮盈’释放之下,理财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净值稳定性以及收益表现。”王子瑜表示。

  自今年5月下旬主要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国有大行5年期及以内定期存款利率已全面降至1.3%及以下,部分银行出于负债成本压降考虑,对于定价较高的3年期大额存单等销售也进行了主动管控。因此,在业内专家看来,银行理财产品事实上在净值承压背景下仍然实现了规模逆势同比多增,主要是基于“比价效应”影响。

  “理财收益率虽有下行,但是相较存款仍有较好的相对收益,尤其是在渠道端,一些理财产品可选择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等方式展示业绩,收益率有望呈现更好读数,进而提升客户体验。”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

  “存续浮盈”释放则是源于金融管理部门对“理财使用不合理估值的账户需在年内完成整改”的要求。王一峰告诉记者,按照“年中整改过半,年末完成整改”的节奏安排,理财公司具有年内完成“浮盈”释放的客观诉求,相应过程会增厚特定时段理财收益,在渠道端提升理财产品竞争力,助推承接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扩大理财资产管理规模。

  此外,今年以来,部分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通过考核激励提升以理财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中收贡献诉求较强,也有助于对理财规模形成正向拉动。

  市场结构的“变”与“不变”

  从产品、参与者类型来看,今年的理财市场体现出几点“变”与“不变”。

  从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规模增长的主力。《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为31.2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7.14%,较6月末增加1.4万亿元;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83万亿元,占比2.58%,较去年同期略有提升。权益类及商品衍生品类产品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整体占比不足1%。

  “固定收益类产品仍是理财的基本盘,占比高达97.14%,整体结构保持稳定。”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固收类产品的长期收益中枢或呈现缓步下移趋势。低利率环境下,纯债产品的配置吸引力相对下降,“固收+”产品凭借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有望重新获得资金青睐,成为机构与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配置方向。

  展望后续,专家认为,“固收+”产品仍会呈增长态势,成为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发力点。“随着资本市场景气度提升,预估纯固收与‘固收+’产品规模占比存在‘跷跷板’效应。”王一峰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理财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截至三季度末,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91.13%,较6月末增加1.52个百分点,首次升至90%以上。

  “从机构结构看,理财公司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显示各大银行持续推动理财子公司业务整合。”明明表示,整体来看,理财市场保持平稳增长,理财公司已成为理财业务的绝对主体。

  这与理财公司正持续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销渠道也有关。除母行代销外,2025年9月全市场有583家机构跨行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去年同期增加35家。王一峰认为,展望后市,随着代销渠道的拓展、非持牌机构理财规模的有序压降,理财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马太效应”也将更加凸显。

  21万亿元资金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从资产配置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资产合计3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53%。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其中,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的余额分别为13.86万亿元、9.45万亿元和4.50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40.4%、27.5%、13.1%。

  估值整改压力下,出于降低净值波动考虑,理财资产配置更加审慎。

  “相比上半年,理财机构小幅减配债券、增配现金及存款,通过提升低波动资产配置来平抑净值波动、稳定收益水平。”明明表示,在保险协存、手工补息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理财资金对存款类资产的配置需求依旧强劲,显示资金安全性与流动性优先的配置取向。

  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年以来,理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其中,为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2025年三季度,理财市场累计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77只,合计募集资金超200亿元,三季度末ESG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近3000亿元。此外,理财公司不断推出特色产品,2025年三季度末存续专精特新、乡村振兴、大湾区、绿色低碳等主题理财产品超200只,存续规模超1000亿元。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