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民企不妨学学拿来创新

人民财经网  2015-06-05 08:56:37 阅读:
核心提示:

  近年,《青年时报》以《副厅长强烈建议:鼓励拿来主义》这样醒目的标题,报道了浙江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卫红的提案内容。罗委员称,浙江作为经济大省,高新技术产业比例却远低于广东、江苏等省份,产业层次及附加值都处于长三角的末端。2006年,浙江制造业人均附加值为76052元/年·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4130元/年·人。然后提出,企业自主创新要发扬拿来主义,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

  罗卫红列出的数据令人吃惊,不禁为浙江的民企命运捏一把汗。受制于种种客观事实,要小而散的民企完全靠自主研发新项目来实现产业提升还不现实,明智的办法还是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那么,企业该怎样“拿来”高新技术呢?

  首先是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去拿。新昌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从一家投资10万元办起的小企业发展为上市企业,原因之一是从创办之初,老总胡柏藩就利用师生关系,与浙江大学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厂里建起了技术中心,用这一创新载体不断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

  其次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区、县(市)可组织民企代表团,赴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举办招商引资洽谈会,推行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专业化招商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项目,特别要吸引能形成“产业链”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来本地投资创业。自己呢,要不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此来大力引进国外、境外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和研发中心,提高产业发展层次。

  再次是学得“刁”些,不妨通过购买、兼并或合作,将境外其他企业和机构的创新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内源知识”。这些产权的转移和自行开发一样,都会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种手段。国外一些企业就是靠这种手段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与此同时,企业可通过重大工程建设,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结合起来,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

  拿来后,关键还要靠消化,尤其是再创新,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税收等优惠政策,促使企业舍得花钱,跳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真正走出一条“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新路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