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跨国汽车行业的中古驰骋

人民财经网  2015-06-05 09:06:52 阅读: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前,中国大街上除了行人和自行车,只有稀疏的公共汽车和寥寥无几的“解放”、“红旗”等。今天,钱包厚实了的中国人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几乎所有国际主流品牌的轿车。30年间,中国汽车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百废待兴,我国确定了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决策,但当时的一汽、二汽(后改东风汽车集团)以及上汽均在轿车生产方面还不成气候,并且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否能与跨国公司合作还尚存在争议。1978年夏天,一汽组团赴日考察学习,同年12月,邓小平批示汽车行业“合资经营可以办”,就此开始了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的历程。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是跨国汽车公司融入转型时期中国汽车产业的缩影。1985年3月21日,德国大众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合资的上海大众成立,桑塔纳被引入中国,不过当时中国不仅没有真正意义的工业化生产线,更没有相应的配套体系。德国《明镜》周刊曾这样评价:“大众汽车好像在一个孤岛上生产,中国国内没有任何的配件供应厂,他们开始在上海郊外30公里的安亭组装汽车时,不得不在一些破败的车间里开始生产……”大众综合考虑之后,选择帮助中国人建立轿车配套体系,并派大批德国专家在各个配套厂现场进行指导帮助,最终上海大众的配套体系逐渐完善,这些配套体系现在还在为中国国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提供着服务,也为后来的其它跨国汽车公司的国产化奠定了基础。2007年上海大众销量近50万辆,其桑塔纳时至今日仍然是上海大众销量比较大的车型。

  在世界汽车工业兼并重组的浪潮冲击下,大众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了其它汽车公司进入中国的热情,比如与中国接触较早的通用公司,80年代初也曾到中国寻找合作机会,期间多次磨合。到1995年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才成立,之后通用在中国建立了7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超过了2万人。2006年,通用在全球市场的增幅只有2%,中国市场却收获了35%的增长,目前通用汽车在中国进口、生产和销售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欧宝等品牌的系列产品,所提供的产品系列之丰富已居所有在华跨国汽车企业前列。

  韩国现代进入中国较晚,但后劲十足,2000年12月,现代汽车中国总部在上海成立。2002年4月29日,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与现代汽车合作的基本框架形成。2003年4月7日,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产量突破1万辆,经过了8年的中国之旅,现代公司成绩斐然,包括现代汽车旗舰车型雅科仕、豪华高档轿车雅尊、跑车新酷派、MPV车型现代美佳和SUV车型新胜达在内的各款车型销量稳步上升。现代公司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上画下了闪亮的一笔。

  还有宝马、福特、丰田……时至今日,欧美、日韩等世界主要的汽车跨国公司均已通过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在中国汽车市场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除国产车外,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分别和一汽成立了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美国通用和德国大众分别和上汽成立了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标致雪铁龙集团和东风汽车则成立了神龙汽车。此外,日本本田和广州汽车集团以及东风汽车分别成立了合资公司。从无到有,世界汽车业的发展在中国留下了清晰的轨迹。

  巨大的消费市场是跨国汽车企业钟情于中国的主要原因,富裕起来的国人迫切追求炫耀式消费,也为跨国汽车行业的在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统计,2007年中国境内新车销售879.15万辆,生产888.24万辆,2008年一季度,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50万辆。30年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只有0.5辆,全球排名140位,而今年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2大的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

  车展,最能折射出世界汽车行业在中国的升温。1985年7月3日,在上海工业展览馆(今上海展览中心)开幕的上海车展,开创了中国国际车展的历史。人们第一次发现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1990年,北京举办了第一届车展,展车只有240辆,参展企业也只有400家,展出面积仅2万平方米。而2006年的北京车展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汽车企业参展,展出各种车辆556辆,近60万人次的海内外观众观看了此次车展,创国内车展观众之最。上海车展和广州车展也已成为国际、国内厂商亲力参与的主要车展。

  不过,纵览西方大国的发展过程,汽车产业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汽车工业对整个工业的制造水平、工艺水平,对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促进和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国巨头加速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这些公司一直控制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的采购,而这些零部件至今都是从国外进口,等等。中华民族要实现腾飞,中国也需要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本土的“草根”汽车厂已顽强地从逆境里成长了起来,奇瑞、吉利、海马等一些民族汽车工业的领军者已经初露端倪,它们凭借跨国公司帮助中国奠定的完善配套体系,以低廉成本、低廉价格为竞争优势,并且占据了中国中低档汽车市场中相当有重量的份额。

  但是,我们还应看到,美元持续贬值、原材料价格不断走高、机动车尾气国四排放标准的实施……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这一大环境所伴随的不稳定因素对原本不太成熟的中国民族汽车产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尚未成熟的中国汽车业,在未来还要经受更残酷的市场洗礼。

  日产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的第2大汽车公司,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1934年开始使用现名“日产汽车公司”。几十年来,日产汽车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喜爱。

  自从1972年第一辆公爵王出现在北京街头以来,日产汽车公司和与其产品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一部分。1984年,根据中国政府“七五”期间导入小型商用车制造技术的政策,日产与中国政府签署了技术和贸易方面的协议,并根据该协议为一汽提供了Atlas和Caravan的本地制造技术。1993年,日产汽车公司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经过了15年的发展,郑州日产从制造、管理到销售加强与日产汽车公司全方位的合作,导入日式先进经营模式。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31个办事处,近170家专卖店,发展了200多家销售代理商,270多家特约维修站,初步形成了集整车销售、配件销售、信息反愧售后服务为一体的行之有效的销售服务网络,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显示出品牌和质量竞争优势。

  日产汽车公司在承诺设计和制造满足客户需要汽车的同时,积极致力于解决在汽车社会中从交通安全到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并将“培育孩子们与年轻人创造性的活动”、“加深对环境保护理解的活动”作为重点,大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贡献活动。

  日产汽车公司的目标是向所有客户群提供具有高价值的独特新颖的产品和服务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雪铁龙

  1915年由安德烈·雪铁龙先生创立的法国雪铁龙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1982年,雪铁龙向广州东方宾馆发出了150台CX,雪铁龙开始进入中国市场。1991年,雪铁龙和中国二汽合资兴建神龙汽车公司,开始在中国生产轿车。东风雪铁龙汽车产品就是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中国最大汽车公司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大型合资轿车生产企业———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法国雪铁龙轿车产品。

  东风雪铁龙现拥有5个系列轿车产品:凯旋、C2、新萨拉·毕加索、爱丽舍和富康系列,全面覆盖和满足了中国家庭以及公商务轿车市场的需求。其旗下品牌凯旋于2007年年初获得了“2006CCTV中国年度最佳技术创新汽车大奖”,并于2007年上海车展前后斩获“惟美汽车设计大奖(中国区)中级轿车大奖”及“2006年21世纪商务精英座驾”的“最具个性中级车”两项殊荣,充分展示了雪铁龙汽车在安全性、舒适性、可操作性、性价比上的综合优势。

  雪铁龙的产品特点是“表现力、舒适和活力”。雪铁龙通过制造出富有吸引力、多用途、舒适的轿车,使用户体验其带来的无限活力。通过建立一个方便、迅速和可信赖的服务网络,同时秉承“家一样的关怀”服务理念,雪铁龙公司不仅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了其在汽车技术领域所独有的超前技术,更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福特

  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1913年,当时第一批福特T型车进口到中国开始销售。福特汽车与新中国的联系始于1978年,福特汽车设立了中国事务办公室。1995年10月25日,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成立。目前,福特汽车在中国的独资和合/投资企业包括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福特汽车工程研究(南京)有限公司、福特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和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全部投入正常运营。

  福特汽车已在中国市场推出福特蒙迪欧、福特福克斯、福特S-MAX和福特全顺等精彩车型,其旗下沃尔沃汽车、马自达、捷豹、路虎、服务品牌FordService和福特汽车金融服务也已进入中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即将推出的还有第三代福特蒙迪欧和一款福特品牌的全新小型车以及全新福特全顺商务车。

  福特汽车始终致力于成为企业公民的领导者。这不仅意味着带给顾客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还要竭尽全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在中国,福特汽车不仅把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入在日常经营管理和整个价值链体系中,还尽力了解利益相关人的需求,并在环境、道路交通安全、健康和教育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其中,福特汽车组织的“福特汽车环保奖”自2000年起,以每年105万元人民币奖励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环保英雄,迄今已连续举办7届,投入2000多万元,共有113个优秀环保团体与个人获奖,并有40个团体或个人获得提名,已成为国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由企业出资并独立运作的环保资助项目之一。

  沃尔沃

  成立于1927年的沃尔沃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工业发动机、航空系统和元件等的制造商,同时还提供整体运输方案的融资及相关服务。迄今为止,沃尔沃集团在全球拥有约8.2万名员工,在世界18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

  中国飞速发展的90年代,沃尔沃集团在中国的投资也进入高潮。经原国家外经贸部的批准,沃尔沃集团在北京建立了注册为8300万美元的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并管理集团旗下各主要业务,如卡车、建筑设备、客车、工业发动机等。

  2006年8月,沃尔沃金融服务公司宣布其在中国的全资汽车金融公司已顺利获得监管机构中国银监会的正式批准,于2006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运营。新公司名为“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沃尔沃汽车金融服务(中国)有限公司是沃尔沃金融服务在亚洲开设的首家分支机构,也是中国首家专业向商用车及建筑设备提供金融服务的汽车金融公司。

  目前,沃尔沃集团中国的知名客户包括中国冶金部、中国铁道部、信息产业部、中国路桥公司、中国联通、中远集团(COSCO)、中外运(SINOTRANS)、深圳运荣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许多跨国公司。

  在瑞典与中国建交的50多年间,沃尔沃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瑞工商界、政界、文化和体育界的友好交往和交流。而沃尔沃集团在中国也一直保持着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其产品在中国各类基础建设中,特别是油田开发、矿山开采和农林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大众

  从1984年起,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已拥有13家企业,除了生产轿车的两家合资企业外,还有零部件供应和客户维修服务等企业。

  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厂商之一。与中国政府最早的接触可追溯到1978年,即中国政府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汽车工业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大众汽车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在中国轿车市场中的领先地位。2005年,大众汽车以及其在华的合资企业共有员工2.3万多人,全年在中国共生产57.2万辆大众汽车和奥迪品牌的轿车。同时还销售斯柯达、本特利和兰博基尼等大众汽车集团品牌的轿车。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拥有两家轿车合资企业,1984年,上海大众汽车开始它辉煌的历史篇章,1990年又在长春签署了一汽—大众成立合资企业的协议。2003年1月,大众汽车上海变速器合资企业建立投产,2004年,又建立了一家生产零部件的合资企业,并签署协议将建立两家生产最先进发动机的合资企业,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开始投入生产。

  2004年5月,大众汽车已着重致力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建立发展,并且由6人组成的董事会来领导,分别负责销售、技术、采购、人事、政府关系以及财务,其任务是建立和开展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所有企业的各项业务。

  现代

  现代汽车(中国)整车销售本部的前身现代汽车中国总部于2000年12月在上海成立。是韩国现代汽车负责中国整车进口业务的事业部门,具有韩国现代进口整车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公共关系等完备职能,拥有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进口韩国现代(Hyundai)轿车产品的特许代理权。2005年1月,现代汽车(中国)整车销售本部迁至北京,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经销商网络,为响应韩国总部提出的将2005年定为现代汽车的国际化元年而加快了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2007年3月,更名为现代汽车(中国)整车销售本部。

  现代汽车(中国)整车销售本部积极发展在中国的业务,成绩显著。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大力推广一系列的现代进口汽车款式,包括正在热销中的现代汽车旗舰车型雅科仕(EQUUS)、豪华高档轿车雅尊(AZERA)、跑车新酷派(NEWCOUPE)、MPV车型现代美佳(MATRIX)和SUV车型新胜达(NEWSANTAFE),各款车型销量都保持稳步的上升,而且旗舰车型雅科仕(EQUUS)、维拉克斯(VERACRUZ)的推出更是提高了韩系轿车的整体形象。

  现代汽车(中国)整车销售本部迅速扩大在中国大陆的经销商网络,与各地合作伙伴紧密联系,致力于建立优质的现代汽车地区经销商。现代汽车通过这些优秀的地区经销商向客户提供完善而及时的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由于良好的顾客满意度,各地经销商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提供高质量的轿车产品和服务是现代汽车一贯的追求,现代将继续致力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