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营销该不该拿文凭当噱头
“知识就是金钱,文凭能抵房款,最高优惠10000元”。这是河南漯河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让利售房广告。该公司宣称,扣除各种优惠后,客户在缴纳房款时只要亮出中专或以上文凭,即可再次得到1000元至10000元的优惠,学历越高,优惠越多。该做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
正方:房企营销可以拿文凭当噱头
刘克军:文凭能抵房款至少不算坏事
眼下是房地产的卖方市场,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也出现了多元化倾向。房产商希望把自己开发的商场处理给某些特定人群,或者购房者渴望自己居住在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小区,都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某项政策对于多数人有利,而又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话,我认为还是应该支持的,至少不必反对。
高国胜:文凭抵房款并非作秀
这一做法并非作秀,购房者不用先亮明学历情况,可与售房人员谈妥正常优惠之后的最低价格后,再拿出相应的文凭再次抵扣房价。自2001年起,该公司就推出了类似政策,只是现在扩大了优惠范围和幅度,在开发的第一个小区的204套楼房中,享受优惠政策的高学历者包括教师在内,占到销售比例的30%—40%。
反方:房企营销不该拿文凭当噱
海 都:文凭抵房款是学历歧视
开发商的营销策略不能偏离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种做法客观上构成了歧视,将买房人划分成三六九等。“文凭抵房款”与“级别划信用”一样,虽然本意只是一个简单的营销策略,却在事实上把社会人群按财富多寡、文凭高低、职业不同,贴上“穷人”与“富人”、“高等人”与“下等人”等标签。这种身份标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钱夙伟:文凭抵房款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以文凭抵房款体现的只是文凭就是金钱,而且眼下似乎也只限于这家公司的买主,与所谓知识就是金钱根本毫无关系,如果想以此给自己涂一点尊重知识的光彩,可能适得其反。宣扬文凭就是金钱,只会助长目前普遍以拿高学历、当白领为荣的风气,而这些对于充分发挥个人价值、满足社会对多样人才的需要,都是有害的。从这个角度说,以文凭抵房款,反映出的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