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探因深圳企业外迁

人民财经网  2015-08-20 12:01:01 阅读:
核心提示:

  在土地短缺、房价高企、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挤压之下,深圳市出现了企业纷纷外迁的动向,其中包括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回应这个问题时表示,深圳确有部分企业向外转移,但尚无大规模企业外迁,今后将继续密切关注企业调整情况,并以良好服务千方百计留住好企业。报道还显示,深圳市相关决策部门早在去年就已开展针对工业企业外迁的专题调研,有关对策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企业外迁会成为深圳产业空心化的前奏吗?是的,这是一种可能的结局。我们对此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强大的工业已被赋予支撑这个城市未来的重任。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外迁基本符合“工业区位向下层渗透”的梯度推移规律,发源于高梯度区的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方法最终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在这个过程中,高梯度地区往往可以顺势放下包袱,淘汰处于成熟和衰退期的产业,进而通过创新和调整提升产业结构,推出新产业、新产品和新企业,再上层楼。而低梯度地区也可以凭借土地、劳动力和资源方面的优势承接转移产业,为这些新产业、新产品提供更大的生产基地,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深圳企业外迁无疑是一件好事。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企业外迁只是一个次优选择,因为它不仅有可能给深圳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阵痛和不确定性,还有可能给当事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除了搬迁的直接成本,还有更换环境的间接成本,比如说产业配套、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等既有区位优势的丧失,而企业与这些区位优势的依存关系常犹如鱼水,不可遽离。正如投身此次外迁的深圳华谊仪表公司总经理田军所言,最初考虑搬迁是因为企业发展需要,希望将原本分散于深圳各地的企业集中到一起,在完成资源整合后壮大发展,但企业搬迁后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

  不迁难,迁亦难,难道企业在空间布局时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深圳外迁企业的具体案例中可以看出,许多企业之所以在迁与不迁的问题上颇费踌躇、进退不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创立之初和成长之中缺乏清晰长远的发展战略,没有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没有对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自然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因素等环境因素作出恰当估计。古人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企业唯有合理预见自己的发展,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然后据此选择栖身之地,并适时调整安身之策,方能避免类似上述外迁带来的损失。

  企业要做到适时调整安身之策,就必须敏锐把握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向。从理论上讲,任何产业都有一个创新、发展、成熟直至衰退的过程,处于成熟和衰退期的工业部门产品已经成熟,技术易于掌握,生产完全标准化,其生产类型也会由技术密集型转变为简单劳动密集型,这显然与高梯度地区的高水平产业结构格格不入,必然难逃被“挤出”的命运。故此,在实现原始积累之后,企业必须摆脱对低廉劳动力价格的迷恋,积极转身开拓新领域,改造旧模式,及时跟上乃至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上述启示同样适用于正在外迁或者准备外迁的企业。也就是说,在做新的空间布局时,企业必须有清晰长远的发展战略,并把握区域产业的发展趋向,而不是在新的栖身地简单复制落后的生产模式,从而跳出“落后———外迁———再落后———再外迁”的循环怪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