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钢铁调控需壮士断腕

人民财经网  2015-11-09 14:41:31 阅读:
核心提示:

 

  国家发改委近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全国钢铁产量突破4亿多吨,同比增长18.48%。近日,又有消息称,对来自中国的钢材,欧洲钢铁联盟已决意提起大规模的反倾销诉讼。

  钢铁业是一种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产业,同时又是基础产业。中国钢铁产量大幅度增长,出口量不断攀升,实际上是一步一步地增大中国资源与环保、投资过热等方面的压力。而专家指出,中国要想在今年经济发展得又好又快,必须解决三大难题,即投资过热的反弹、国际收支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因此,换个角度看,钢铁的现状可能影响今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在27日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中指出,2004年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指数为42分,在118个国家中排第100位。中国自然资源消耗比例大约是日本、法国和韩国的100多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大约是法国、加拿大和瑞典的7倍多,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4倍多。

  为什么出现以上令人担忧的数据,可以看看几个具体的数字。河北钢铁工业重镇唐山市,在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建了70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已达全国1/10,但钢铁企业平均产量尚不足65万吨,规模小且布局分散,对大气和水污染严重。去年末中国钢铁全行业企业多达6686家,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钢铁企业在这些令人忧虑的数字中承担多大的责任,从中小钢铁企业量钢铁产量上就可以作出明确判断。

  即使如此,欧洲终于又向中国钢铁企业发镖了,再次向中国挥舞起反倾销大棒。中国耗费资源、能源、承担环境污染的后果,又遭受指责和反倾销压力。显然是受累不讨好,而欧洲国家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另一方面,中国钢材产品结构不合理。在国内市场上,螺纹钢等多达15个品种的钢铁产品产量大于需求,而冷轧薄板、电工钢板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同时,中国钢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05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研究、开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905%;全年新产品研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79%。连国内平均研发费用都达不到。可见,中国钢铁产品仍在低端徘徊。中国钢铁的出口也未摆脱产品附加值低、仅仅依靠价格优势的命运。

  钢铁产量提高的另一个隐患是给宏观调控带来巨大压力。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国家发改委在去年年终透露,今年钢铁工业工作的重点是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目标也已经明确,要根据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目录,拟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会同有关单位,提出本地区落后企业和装备名单,并联合国土、环保等部门对外公布。

  但是,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应该是调控剑锋所指,落后中小钢企应声落马。但是,却一次又一次地像房地产调控一样演绎着“空调”的结局。之所以不断出现“空调”的结局,除了国内需求强劲之外,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出口量的增强,钢铁企业有利可图。去年1至9月,我国出口钢材2859万吨,同比增长81%。

  今年,专家普遍对钢铁市场看好,中小钢企仍有钱可赚,调控会给地方财政和企业带来损失。但考虑到资源、能源和环保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只能拿出壮士断腕勇气了,只能作出一些牺牲。而不能再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了,一次又一次地玩“空调”。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