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无锡纺企积极探寻突围之策

人民财经网  2015-11-30 09:58:48 阅读:
核心提示:

 

  近几年,中国纺织品正常出口频遭欧美设限的大棒,进入2007年,欧美设限之势加剧,我国纺织品出口之路更是荆棘丛生。面对这一形势,江苏省无锡市外经贸专家和众多纺织企业近期积极探寻应对之策,从困境中求取自身发展。

  据无锡外经贸局负责人士介绍,今年元旦过后,印尼等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实行新政,即针对中国有些纺织企业借助印尼原产地证明进行转口贸易的情况,最近印尼与美国签署了防止纺织品和服装非法转口到美国的谅解备忘录,该国贸易部将原先负责核发原产地证明的193个单位减少将近一半到85个,并增加了相关的单据证明。印尼海关还与美国进行了联网,一件货品是否真的从印尼发出运往美国,都历历在目。无锡是纺织品出口大市,每年出口额达200多亿美元,其中出口欧美占三分之二。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加剧,对无锡纺企影响甚大。为此,近期该市外经贸局召集无锡一棉、天然纺织、阳光集团、海澜集团、红豆集团等20余家重点纺织服装企业的老总及涉外销售骨干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研究应对欧美设限加剧的措施。经贸界专家和纺企老总们一致认为,欧美形式多样的“特保”新政有其合法的一面,也有其站不住脚和违背市场竞争规律的一面,我们应在世贸组织的法律框架内维护自身的权益,既要忠实履行我国入世的承诺牞又要积极采取破冰之举,关键是要依法和巧妙。目前至少可以采取以下反“特保”之策:

  一是转移大本营。国内有实力的纺企可到境外投资办厂,并且最好采取中外合资合作的形式。与外国的经贸组织、纺织企业组成经济联合体,以合作国的名义出口。近几年,无锡已有一些骨干纺企到越南、柬埔寨、澳大利亚等国投资办厂,产生了良好的出口创汇效益,这不失为反“特保”的上策。

  二是实施“前店后坊”或“洋为中用”。我国出口量大的大型纺企可将前道工序的粗加工放在国内生产,将后道工序的深加工放在无出口限额或享受普惠制的第三国生产,包括成品包装、出关手续均在异国办理,巧避欧美的“设限特保”。

  三是巧搭港澳台跳板。在尽量控制外贸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港澳已回归,港资、台资、日资企业在我国已形成高地的优势,通过他们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合法身份搞转口贸易,以扩大我国纺织品出口。

  四是提高出口纺织品的含金量。欧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设限主要是数量大、本国也能生产的低端产品。为此,我国的纺企应尽快走出“跑量期”,转变增长方式,从原来的靠低价、数量等获得竞争优势,转向以提高品质、打响品牌来赢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多生产出口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而又受国外客商和消费者青睐的中高端产品,并主动与外国纺企搭建合作平台,以占领国际纺织品市场的制高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