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已于本(2016)年6月8日获淮成为太平洋联盟观察员国
一、 阿根廷马克里总统自上(2015)年12月执政以来,亟思积极与国际接轨,扩大国际参与,日前向太平洋联盟(Alianza del Pacífico, AP)递交书面申请争取成为该经济体观察员。该申请案已于本(6)月8日获在墨西哥市举行之AP部长会议批淮顺利成为观察员。嗣阿国马克里总统宣布将参加太平洋联盟本年7月1日在智利举行之元首高峰会。
二、 美洲自由贸易区自2005年协商破局后,拉丁美洲区域经济整合发展模式及贸易政策明显分歧,一边系以自由贸易为导向,由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及墨西哥组成之「太平洋联盟」;另一边则是主张国家干预、地区关税同盟和内部贸易整合,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委内瑞拉等国家组成之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
三、 谨查,太平洋联盟于2011年由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及墨西哥等4国元首共同发表利马宣言后正式成立,目前有43个观察员国。宗旨系深化区域整合,以利货品、服务、资金及人员之自由移动;促进会员国经济成长,发展及提升竞争力,以创造更美好之生活;建构与亚洲太平洋区域间政治经济整合之平台。该自由贸易区由2亿2千万人口组成之大市场,GDP总额约2兆51亿美元,其贸易总额佔拉美地区约50%,吸引外来投资佔拉美41%,相当于全球第8大经济体。
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原物料价格疲软严重影响拉美经济,整体经济面临陷入萧条之危机。儘管如此,从实际数据看,太平洋联盟经济成长率、吸引外国投资额度等指标仍优于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
五、 阿根廷过去12年一直由左派政党执政,贸易政策过于保守,南方共同市场形成其主要对外贸易市场,并未深入与太平洋联盟进行贸易合作。2015年12月阿根廷总统大选由马克里领导之中间偏右亲市场派获胜,渠在就职典礼上明确表示将利用阿根廷横跨两大洋优势,联合巴西加强与太平洋联盟之合作。
六、 阿根廷政府重新调整对拉美地区外交政策,经济因素是主要考量因素。阿根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期减少外需疲软及原物料价格下降对经济造成之衝击。阿国经济学家表示,阿根廷加速与太平洋联盟国家之经济整合,不仅可为阿国开创超过两亿人口之新市场,更有助阿国以太平洋联盟国家为平台进入亚太市场。
七、 实际上,阿根廷和智利之相关贸易联通工程已经启动。本年5月24日阿根廷财政部长 Alfonso Prat-Gay与智利经济部长Luis Felipe
Céspedes Cifuentes共同宣布执行「黑水安第斯山隧道工程协议」(Contrucción del Túnel Internacional
Agua Negra Argentina-Chile)。该项穿越安地斯山连接智阿两国之工程完成后,将为阿根廷中西部农牧产品进入亚太市场打开便捷通道。
八、 阿根廷政府政策转向之另一因素,系因南方共同市场虽拥有3亿人口,然其核心国家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之经济持续疲软,导致区域内贸易成长停滞。近年来,巴西和阿根廷经济下滑,相互间贸易摩擦频繁,在推动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自由贸易谈判问题上分歧严重,致使该组织裹足不前。据统计,过去三年Mercosur区域内贸易额佔各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之比例从16%降至13%。
九、 阿根廷新政府自上年12月上台以来,一方面与巴西协调立场积极推动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之自由贸易谈判,另一方面加速与太平洋联盟之经济整合。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借助Mercosur进入欧盟市场,依託太平洋联盟连接亚太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中国大陆市场,将成为阿根廷未来几年贸易政策主轴。
十、 对于未来两大组织经济整合前景,阿根廷经济学家卡斯特罗认为,两者在拉美地区外贸所佔比重达80%,吸引外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均达90% ,彼此间贸易规模高达474亿美元,并囊括地区前7大经济体;如能顺利整合市场,或许能为全球市场低迷背景下之拉美经济带来崭新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