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房产中介遭遇阻断

人民财经网  2016-09-19 08:36:16 阅读:
核心提示:

 

  近年,深圳知名房产中介中天置业老总卷款潜逃后,拉开了中介行业崩盘的序幕。近年,深圳长河店面大规模关闭,号称全国第一的创辉租售公司在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店面接连倒闭,在北京,门店数量最多的房屋经纪公司中大恒基连续关闭门店50家以上。这种情况在全国仍在蔓延

  在市场趋冷,交易萎缩的情况下,房产中介逐渐暴露出诚信缺失、违规严重等问题。

  房产中介接连倒闭

  2007年的冬天,对于房地产中介企业而言是一个严酷的冷冬。

  “现在我们的日子非常不好过,每天门店冷冷清清,几乎没什么生意可做。一些已登记的客户明确表示,暂时不想买房。”近日,北京一位房产中介门店店长对记者说。

  这位店长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一位工作人员联系客户是否买房子,这位客户不仅明确表示不想买房子,还反问这名工作人员,怎么还干中介工作,并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关门。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11月北京市2000多家房产中介中,二手房(存量房)月签约数在1套及以上的仅为31家,绝大多数房产中介出售业务量为零。很多城市都只显示出寥寥无几的月成交量。据统计,自去年10月开始,北京的二手房交易量以每月10%的速度下跌,而到了2008年第一周,北京各区县交易量比2007年最后一周下降了40%。

  而在去年9月份之前,全国房价一直处于飙升状态,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二手房成交量、价齐升,为抢占市场份额,房产中介几乎无一例外采取了扩张策略,有的中介曾创下一年开店100多家的纪录。

  在宏观调控政策及高房价的双重挤压下,到今年初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这严重地冲击了房地产中介,出现了中介退市风潮。到1月份,这种退市风潮从深圳开始向全国范围蔓延。在深圳,包括创辉、世华等在内的16家中介收缩数百家门店;在北京,门店数量最多的房屋经纪公司中大恒基连续关闭门店50家以上,天宏东达、信一天等中介陆续退出市场,同样一幕还发生在广州、上海。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房产中介开展业务是非常困难的。有媒体在新闻报道时,甚至做出“房产中介排队赴死”这样的标题。

  分析人士指出,房产中介频频倒闭不是偶然的,与它的简单商业模式、盲目扩张和行业不规范密切相关。

  房产中介诞生

  就蕴藏着崩溃因子

  一个行业出现萧条,一些企业面临崩溃时,通过兼并重组行业重新洗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中介纷纷倒闭的情况下,迄今为止并未发生一起并购案例。

  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胡景晖认为,房产中介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线,没有固定资产,没有好的队伍管理机制,这样的中介注定不能产生并购。

  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从表象来看,房地产中介纷纷倒闭,是行业发生变故,市场交易萎缩的缘故。而从深层次上看,房产中介从诞生那天起就蕴含着倒闭的基因,可以说绝大多数中国房产中介缺失“免疫机制”,外界的风吹草动根本抵抗不了,更别说自我修复能力。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曹建海研究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除了必要的、合法的附加值服务之外,支持当前中介行业增长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中介机构不合理地通过加价、骗取等手段转移社会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中介的大量出现,事实上已成为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曹建海认为,大多数房产中介属于以“寄生”方式生存,这种寄生生存很难长久。

  房地产中介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曹建海认为房产中介存在“四宗罪”,即制造虚假信息骗取定金和服务费;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吃差价”;挪用客户资金用于炒房、炒股、开设门店等;与开发商“唱双簧”炒房,哄抬房价。

  除了自身的问题外,在商业经营模式上以量取胜也是致命弱点。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房产中介像计算网站点击率一样计算中介行业的营业利润,为追求数量而盲目快速扩张,依靠门店数量来占有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北京某著名房产中介公司,为了扩张规模,几年来不断地招兵买马,一些小中介要想加入,只要交一些管理费就可以挂着这家大型公司的牌子开展业务。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良莠不齐,严重地影响了这家大型中介的声誉。

  房产中介商业运作模式简单,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时候掩盖了种种缺陷,一旦市场交易萎缩,房产中介就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种种问题和危机立刻爆发出来。在所有危机中,房产中介面临最大的莫过于诚信危机。目前,全国中介信誉几乎降至冰点。

  个体问题引发为

  行业诚信危机

  去年11月,深圳中天置业老总蒋飞卷款潜逃,不久,广东惠州中原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老总作出了同样的事情,这不仅拉开了中介崩盘的序幕,也把房产中介置于诚信审判台上。

  记者随机调查了一些购房者,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现在的中介不值得信任,尽可能地不和中介打交道,即使打交道也做好各种防范措施,以免造成损失。有关调查也显示,在问到“房产中介从业人员素质怎样”时,63.2%的人认为比较差或非常差。

  而这种信任危机不仅仅影响中介的正常业务,对一些收缩店铺进行调整的中介也带来了巨大影响。

  1月10日,创辉租售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一夜之间关闭,在广州、武汉、深圳等地也开始收缩。在创辉一些店铺关闭,客户讨还房款时,发生了拿设备抵款、殴打工作人员、砸毁店面的过激事件。这表明客户已经对创辉公司非常不信任。

  如何解决房产中介屡屡发生卷款潜逃事件,专家建议,第三方加强监管是一剂良药。

  亟待弥补监管漏洞

  近年来,有关部门陆续出台过一些整治房产中介行业的政策法规,但是从现实效果上看,力度还有待加强。

  曹建海认为,中介公司利用合同签订到国土房管部门登记生效后,通常有1—6月的时滞。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导致大量中介公司肆意挪用客户房款,用于炒房、炒股、开设门店等。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也容易埋下金融风险的隐患。

  某中介人士表示,虽然此前政府相关部门曾要求二手房购房款应当由第三方机构监管,但由于缺乏力度,仍然有不少中介公司没有严格执行,因此交易存在很大的漏洞。一旦出现行业不景气,问题就会很快爆发。他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对二手房的资金监控应该做得更到位、更严格,以保护守法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

  专家建议,大幅度提高企业和从业者违规成本,应该成为一条须加紧落实的措施。

  房产中介需要重塑形象

  据调查,人们对房屋中介的服务需求是旺盛的,中介方便联系供给和需求双方。另外,房地产交易内容复杂,有估价、合同、公证、税费等环节,涉及如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复杂的权利关系,需要专业人士给予帮助。因此,房地产中介存在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曹建海对记者说:“目前,约50%的新建商品房销售和近90%的二手房买卖,是通过房地产中介机构实现的。房地产中介为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保护公平竞争、方便群众生活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房地产中介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近期出现的中介老总卷款潜逃等事件,严重地损害了房地产中介的社会形象,给公众留下了很坏的印象。中介面临信任危机。因此,除了外部加强监管外,房产中介自身加强自律,规范经营,重塑形象,非常必要。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