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限小”背后的虚荣与歧视

人民财经网  2017-03-03 04:51:54 阅读:
核心提示:

 

  交通部门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政策终于成了众矢之的,在一北京律师因驾驶夏利穿越长安街被罚款而状告北京西城交通支队的同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负责人赵英民又向限制小排量的歧视政策“发炮”。

  他从环保的角度认为,排量大小并不反映车辆质量好坏和各项性能的优劣,小排量汽车能比一般轿车少消耗燃油近50%,低油耗带来低污染,有益于环境保护。限制小排量汽车是不科学的,必将被废除。

  然而,在互联网上的讨论中可以发现,还有一大批以拥有大排量汽车为荣并视小排量为低档车的人仍在支持这种包含着虚荣与歧视的限制政策,他们的主要依据是,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日益拥挤的交通需要对小排量汽车作出限制。

  因为交通拥挤就要限制小排量汽车,这种把道路交通拥挤归咎于小排量汽车的逻辑看上去言之凿凿,而事实上却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错把交通问题的外因当成了内因。

  我们知道,造成道路交通拥挤的原因不外是城市规划和城市汽车保有量,而事实上,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规划,早在几年前,北京以市区为中心向外“摊大饼”的规划方式已经遭受广泛质疑,尽管以郊县为辐射地的多中心规划设想已经出台,但由于偏爱扎堆的居住文化,短期内难以形成居住郊区化的风潮。

  在城市规划难有大的变动之前,对道路交通拥挤问题的解决也就转移到对汽车的限制方面,但关键的问题是,对于汽车的限制也应该采取公平对待而非歧视性的政策,如果要限制的话,应该对包括大排量在内的所有汽车进行限制,正如李书福所言,完全可以以“限速”的形式来进行,而不应该以排量大小为依据。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真的要通过对车辆的限制解决交通问题的话,最好的办法是从销售和上牌照等源头抓起,而不是针对特定的路段限制特定排量的汽车,否则公路岂不成了大排量汽车的“私路”?

  当然,某些担心交通问题的人可能会说,如果让平民百姓每人拥有一辆小汽车的话,那城市必然就会寸步难行,但这应该是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车数量的理由,不应该成为对小排量汽车进行单独限制的原因。从这个角度而言,小排量汽车反对设限的最终目的并非是为了上路,而是争取政策面前的公平。

  事实上,在对小排量汽车进行限制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在那些以乘坐大排量为荣的很多决策者和富人们看来,小排量汽车属于低档车型,影响城市的形象。而正是这种内藏于我们的文化意识并通过某个官员的拍脑袋而致使限制小排量汽车的规定出台的错误思想才是最应该值得批判的。

  不错,大多数小排量汽车都属于廉价的平民车,也就是说,在小排量汽车内乘坐的都是那些位卑权轻的普通市民,而那些大排量的汽车内都是位高权重的肉食者,于是,在这种限制小排量汽车的政策背后,我们看到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特权思想。对小排量汽车这种“物”的歧视背后,是对“民”的歧视。而又有什么比这更能破坏一个城市和一个政府的形象呢?

  从这个角度上看,城市交通拥挤只不过是那种支持和坚持对小排量汽车进行限制的人找到的一个借口而已,而事实上,交通拥挤的问题根本轮不上小排量汽车负责,恰恰相反,这种限制恰恰暴露了城市的交通管理问题,正如司法不畅不是因为群众上访而是群众上访恰恰暴露了司法不畅一样。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