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胡同工厂”的融资开展
人民财经网
2018-03-08 08:27:21
阅读:次
核心提示:
老字号企业假如以为抱紧“百年老店”的招牌就能走好的话,那它必定要栽跟头。同仁堂也犯过这样的错误,那个时分“胡同工厂”制约了其展开。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仁堂集团借款高达几个亿,欠银行利息数千万元,出产运营处于十分被动的局势。同仁堂的悉数净财物加起来只要5亿元,资金匮乏、机制不活等国企弊端充沛露出,企业运营遭到严峻应战。往后的棋怎样走?革新方案怎样施行?同仁堂的领导班子通过细心考虑研讨,挑选了股份制改造之路。1997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筹措资金2.3亿元,完成了体系和机制上的立异。同仁堂用筹措到的资金进行了出产基地的大规划建造和技能改造,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技能前进和工业结构晋级,使商场种类短缺的被动局势得到很大缓解,前进了企业竞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