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诺亚财富】-美墨贸易要联盟 为何困扰的却是加拿大呢

人民财经网  2018-09-28 14:23:50 阅读:
核心提示:

  9月14日周五10点整,请锁定凤凰卫视中文台“财经正前方”栏目,我们会和其他嘉宾一起聊聊美国和墨西哥达成贸易协议的影响,以及加拿大面临加不加入的难题。

  考虑到电视播出时间有限,观点展示可能不够充分,我们记录下这些观点,并且配合一些图表,供大家参考。

  9月14日周五10点整,凤凰卫视中文台“财经正前方”栏目,就有关美国和墨西哥达成贸易协议的影响,以及加拿大面临加不加入的难题,进行了讨论。

  Q1:1994年为何会达成北美自贸协议?如今特朗普为何一定要和加拿大、墨西哥重新谈判?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签订的大背景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日本对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也采取了进攻策略,美、加两国在国际的经济地位和竞争优势相对减弱,双方都意识到进一步加强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必要性。1980年,里根在竞选美国总统时就提出一个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加勒比海诸国在内的“北美共同市场”的设想。加拿大1983年也提出了关于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1985年,美、加两国开始进行有关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1988年6月2日,美加自由贸易协议正式签署,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签署了关于三国间全面贸易的协议NAFTA, 其基础就是1989年美加自由贸易协议,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当时,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4.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约17.3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1.37万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就NAFTA重新谈判是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部分,在竞选时特朗普就多次批评NAFTA造成了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美国总统特朗普自2016年上任以来,先退出TPP,之后于2017年8月正式重新启动新版NAFTA谈判。

  值得一提的有三点:

  第一,NAFTA实际上美加先谈成,墨西哥之后加入,而这次是美墨出人意料地先谈成,因此加拿大在以何种条件下加入与否,成了一个不容易做出的选择。

  第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反对特朗普的观点,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的核心原因在于自动化的大规模运用,并非直接来自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

  第三,这次达成的美墨贸易协议没有“自由”二字,这与特朗普强调“公平贸易”而非“自由贸易”有关。

  Q2 :刚刚签署的美墨贸易协议与之前的北美自贸协议有何不同之处?

  美墨贸易协议是在原来NAFTA的基础上达成的双边贸易协议。主要不同有以下几点,从中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墨双方可以先达成协议,原因在于双方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1、汽车规定

  美墨协议︰免税汽车必须有75%的部件在美国或墨西哥生产,40%至45%汽车部件必须由时薪为16美元或以上的工人制造。

  NAFTA︰免税汽车须有62.5%部件在美国、墨西哥或者加拿大生产。

  由于墨西哥工厂工人平均时薪仅约3美元,新规定可更大程度保障美国汽车业。墨西哥接受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国原本叫价更高,主张汽车85%部件须产自美加墨,在美销售的汽车需有50%部件需在美生产,遭到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反对。

  2、日落条款

  美墨协议︰双方同意每6年重新评估一次贸易协议,谈不拢的话,协议要再过10年才失效,也就是协议至少生效16年。

  NAFTA︰没有日落条款。

  美方一直坚持设置日落条款,原本主张协议5年后自动失效,只有三方同意方会延长。墨西哥、加拿大则反对美国原来的提议,因为此举会妨碍企业的长线投资。在这点上,美国做出了让步。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大部分媒体在报道“日落条款”时,把6+10错误地理解成了6+16.

  3、仲裁机制

  美墨协议︰废除NAFTA第19章的反倾销仲裁机制,令协议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纠纷,一国指控另一国倾销或补贴,并实施惩罚措施,后者无法提出异议。

  NAFTA:一旦发生跨境贸易争议,需由双边仲裁委员会解决,避免由单一国家的法院审理争议,容易偏袒。

  美国提出废除仲裁机制,遭到加拿大强烈反对。美国此前对加拿大的软木、纸和其他产品加征关税时,加拿大一直通过该机制来反击关税。美墨同意废除仲裁机制,而这正是加拿大重返谈判难点。

  4、知识产权

  美墨协议︰同意提高版权、商标以及商业机密的保护。

  NAFTA︰没有明确列明在数码时代如何处理版权问题,因NAFTA在1994年签订时还没有Facebook这类社交平台出现。

  5、劳工保障

  美墨协议︰墨西哥同意立法,承认劳工拥有集体谈判权利。美墨双方亦同意增加一些关于保障劳工及工作环境的条款。

  NAFTA︰并没有包括此等议题。

  6、酒精饮品

  美墨协议︰同意制定新的标签和认证条款,并继续承认波本和田纳西威士忌为美国产品,龙舌兰酒和梅斯卡尔酒则是墨西哥产品。墨西哥亦同意,容许乳酪以美国品牌进入美国市场。

  NAFTA︰美墨一直在酒精饮品的来源地有争议。

  Q3:目前这份美墨贸易协议将分别会影响美国和墨西哥的哪些领域?将会是怎样的影响?

  主要受到影响的有以下几个领域:

  汽车:新协议中关于汽车供应链原产地原则的收紧将遏制车企将就业岗位转向墨西哥(即将更多的生产维持在美、加市场),或者迫使墨西哥工厂提高工人时薪。总之,降低了将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外包给低工资工厂的动力。

  钢铁:汽车生产中的钢和铝等原材料的使用必须在北美地区采购。该内容可以帮助特朗普政府实现其将美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的目标,这也是美国年初对钢铝加征关税时提出的目标。

  电商:此次新协议增加的电商贸易章节是整个协议中的最大亮点,为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市场,并提高了跨境网上购物的免税上限等等,将有可能进一步促进电商平台业务的发展,从而对整个区域的增长带来积极的影响。

  农业:原NAFTA协议已经确立了农业自由贸易,新协议保留了大部分条款,即美国和墨西哥同意不对彼此的农产品征收关税,也同意限制农产品出口补贴。关于农产品自由贸易内容的敲定降低了双方农业企业的压力,主要体现了美国的妥协 ,而背后的原因与美国农产品在贸易战中受到波及不无关系。

  Q4:美国和墨西哥在谈判过程中的重要分歧是什么?突出的特点有哪些?

  具体来看,我们认为此次谈判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就是之前被纳入TPP的相关条款。包括:正式加入劳动力和环境协议、反对政府对国有企业提供补贴、以及增加关于电商贸易的章节等等。 由于之前墨西哥和加拿大在TPP谈判的时候已经对这部分内容达成了共识,所以这些TPP相关内容的谈判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

  而第二类谈判内容就是TPP之外的、主要由美国提出的、具有贸易保护主义性质的内容。比如,收紧“原产地规则”、打压区域外进口、削弱独立的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增加“日落条款”等等。导致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反对,从而使三方谈判变成了两方,美墨在没有加拿大参与的情况下达成了新的双边协议。而墨西哥的妥协是促成协议达成的最主要原因。

  弱化独立的争端解决机制的职能:原NAFTA协议中包含一个独立的争端解决机制,用于解决公司与三国政府之间的纠纷。特朗普政府反对旧协议中的相关内容,而美国工业集团以及墨西哥和加拿大希望保留这些争端解决机制,因为这些机制降低了区域内企业投资其他NAFTA国家的风险。美墨协议中,虽然保留的这个争端解决机制,但是弱化了其地位,仅保留其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行业和基础设施公司争端解决的职能,墨西哥做出更大的让步。

  关于“日落条款”特朗普政府要求NAFTA5年后自动失效,这是谈判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加拿大和墨西哥认为,公司需要更加确定的交易仍然存在,以进行推动贸易和长期投资。双方妥协的结果是延长了协议的有效期至16年。

  Q5:特朗普倡导的零关税是否在美墨贸易协议中得到彻底贯彻?美国优先是否体现在美墨贸易协议中?

  特朗普重拟NAFTA并不是为了推进零关税,NAFTA协议在降低贸易壁垒、货物自由流通方面比新协议更接近“零关税”,新协议明显增加了部分商品享受零关税的难度。新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并强调美国的利益。

  Q6:未来加拿大加入此协议的可能性有多大?难点在哪里?

  加拿大肯定会加入,但是未必会按照特朗普划定的时间线,也就是在8月31日前达成协议。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一直以来的谈判观点是一个对加拿大糟糕的新版NAFTA协议还不如没有。

  美加重谈NAFTA面临三大争议话题,除了加拿大过于保护本国的乳业市场,加拿大还想保留贸易纠纷解决机制,以及针对加拿大媒体的文化保护问题。争端解决机制被保留,将有助于加拿大挑战美国依据国内法律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美国农民非常不满加拿大对本国乳业的“供应管理系统”,认为切断了向加拿大出口奶制品的可能性。但是,特鲁多政府明年面临大选,受到主要票仓乳业农民的政治压力而不能轻易妥协。特别是加拿大与欧盟在2016年达成更广泛的贸易协议后,加拿大农民已经失去了5%的本地乳业市场,价值约为210亿加元(170亿美元)。

  我们认为,加拿大最终将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因为如果被排除在新版NAFTA协议之外,美国会付出代价,但加拿大的代价更高。

  Q7:美墨签订贸易协议会对已经签署的日欧自贸协议,重启谈判的中日韩自贸协议,以及未来美国与欧盟、日本等盟友之间的贸易协议等会有怎样的影响?

  全面的影响不容易评估,但是应该会对目前各种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的谈判国产生压力,加快协议的达成。

  我们可以以日本为例来看看可能的影响。现在日本主要车企都在墨西哥建有工厂,美国政府希望大幅提升墨西哥的汽车制造成本,倒逼包括日本车企在内的汽车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但对各大车企来说,在短时间内将生产转移到美国难以实现,因为涉及到供应链条、熟练工人、生产能力、质量检验等多方面的问题。另外,将北美地区的汽车零部件比例提升至75%也非常困难。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日本对美国市场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12.1%,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同比下降15.2%,当月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同比大幅下降22.1%。

  而日本和美国9月份将举行新一轮的贸易谈判,汽车领域是重要议题之一。美国希望施压日本以削减美日间的巨额贸易逆差。日本媒体普遍认为,美日贸易谈判中,美国在汽车领域的态度将更加强硬,日本车企将面临重大挑战。

  面对风险越来越高的美国市场,日本汽车企业开始调整经营战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近期丰田汽车宣布,将与中国广汽集团合作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日产汽车也计划未来5年加大在中国投资,扩建工厂提高产能,并加强电动汽车的研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