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
■ 黄超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管理的日趋成熟,人在企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造就高素质员工成为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员工素质,塑造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国企职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工培训认识不足。
从国有企业领导层方面来看,许多企业管理者较多的关注企业的当前利益,对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加强。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繁重,而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并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往往对于企业职工的培训只是间歇性、简单的培训,并且培训过程随意性比较大,不能对企业职工进行长期、系统的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因此培训只是附于形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从而也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此外,不少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仍然存在这样的思想:认为当市场上有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出现的时候才进行相关方面内容的学习。然而,?当新引进的观点和技术在没有充分考虑人员目前的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是否能够接纳的情况下就立即灌输给他们,在没有完全消化新知识新技术的情况下就运用,很容易导致效率不高,这时候再研究问题、找寻解决方案,再进行学习培训,就会产生恶性循环。这样,国有企业很难在企业发展道路上开辟新天地。
(二)培训手段较为单一,培训方式创新性不足。
现阶段很多国企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外送培训多,内部自己培训少,培训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培训方式较为单一,仍旧以课题讲课的方式为主,这种讲授、讨论、活动的培训模式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企业培训的要求,缺乏必要的锻炼及实践环节,长此以往导致员工参加企业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培训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培训过程不连续,内容具有临时性、随意性,以常规的岗位培训和补救式教育为主,缺少具有前瞻性的研讨型学习交流,不能为优秀职工提供更广阔的资源交流和潜能开发平台,不利于新技术、新工艺、好经验的推广和普及。另外,对员工实际能力培养主要集中于技术操作性员工,而对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
(四)培训内容与企业战略决策和发展环境不相适应。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企业的发展环境时刻在变,培训活动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调整。但当前仍有一部分企业不重视培训活动,仅仅将培训作为一种形式化的工作去对待,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毫无意义的培训活动增加了企业的额外开支,不愿意为培训活动拨付资金。而多数企业的培训活动都是临时组织的,带有突击性质,至于培训效果如何则鲜有人关注。
(五)评估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很多国企内部普遍存在缺乏科学及完善的员工培训效果评价体系。现在很多培训考核方式偏重于理论测试,或者填写培训反馈表,或攥写培训后的体会等,影响了培训在实际中的评估准确度,可能会出现评估的培训效果高于或低于实际产生的培训效果,从而难以看到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培训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成果。
二、加强国企职工培训的策略
(一)加强国有企业职工培训意识。
要使国有企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水平,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重视企业职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注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而不是趋于形式,做表面功夫。
(二)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技术和方法。
针对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现状,培训方法和技术革新将成为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注重实际与相关技能的培养是员工培训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员工培训的特性所在。无论在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过程的实施,还是在培训方式的设计方面都应该力图体现这一理念,并充分采用现代培训方式。在培训的过程当中应穿插使用各种方法,这样可以丰富培训的内容,增强员工的培训印象,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员工培训的方法可以分为几种,分别为:游戏法、角色扮演法、沟通法,小组讨论法等。游戏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培训的过程中穿插游戏,使员工不再枯燥、单调的听讲座;角色扮演法是让员工转变角色,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从而可以充分理解顾客的感受,能够更加全面的想问题;沟通法和小组交流法可以更好的锻炼员工的团队精神和语言交流能力,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内训师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最为了解,同样的内容,由内训师讲授远比外部请来的职业培训师或外派培训更具体生动和务实,同时内训师可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研发与设计课程,可以使企业的知识和精华得到最大化地传承和分享,也能大大降低培训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所以,要积极选取和储备内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才,加大对企业内部培训师的培养,搭建规范、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内外结合、专兼互补、专业齐全、能力出色的师资队伍。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铜冠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