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领散文精选之《家乡的冬天》

今年这个冬天之际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困扰和打乱了许多人的行程。作为滞留在老家的我,好在还有自村的许多田地可观,于是每天在家里闷够了还能够来到不远处的麦田里溜达一会儿。远远望去,冬天里家乡春节后的麦苗长得密集齐整,好像用裁刀削平的毛茸茸的绿色地毯铺展开来。浅棕色的田梗纵横交错,就好像绿毯中的彩纹一样,美丽大方。清风吹过,麦苗儿轻轻晃动,又好像要把自己的精神和筋骨舒展舒展,准备使出全身力气天天向上呢。
作为从农村出来的人,我对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十分熟悉。说句心里话,农村里的农民这个国家最庞大的群体,在我小时候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起来的时候,一个个汗珠子恨不得掉地下摔成八瓣,而且累死累活干农活这种挣钱最低廉的劳作很多农民为了生存也往往是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十分不容易。但许多中国农民脚踏大地、肩挑日月、手转乾坤,仍然硬是用勤劳的双手和粒粒皆辛苦的汗珠子种出了中国十多亿人的口粮,勤劳、简朴却又异常坚韧、知足,这就是历来中国农民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我常常教育我的几个孩子,即使生活条件好了,也绝对永远不能浪费粮食,更不能不尊敬中国农民。
而在中国农村,也只有每年冬天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是农民最清闲的时候,家家户户团团圆圆期盼过个好年,稍微松口气任由田地里的麦苗缓缓生长。
的确,冬天的农村是比较安静和清闲的,农民也不忙了,最多是准备来年春天播种的事,河水往往要结成了冰,在淡淡的阳光下折射出迷丽的光芒。有时整个农村还会雪花纷飞,虽然夹杂着寒冷,却又充满诗意与快乐。雪后,小孩子们雀跃着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或者在结冻的河面上滑冰,十分好玩。
我印象中少年时代的家乡山东菏泽,正是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时冬天的农村,许多人家还都是土坯房,又由于没有了绿树如荫的点缀,显得有点破败,便很少有人出来,也就更显得有些冷清。只是到了中午稍微暖和的时候,人们才陆陆续续地走到村里的大街上,在阳光好的地方聚成一团儿。墙角根下还会有一些喜欢晒太阳的老人,用传统的姿势默默地坚守着这块地方,一个个懒洋洋的,有的甚至把帽檐往下一拉,遮住大半个脸,十分舒服,也算是对自己大半辈子辛苦劳作的一种补偿吧。
家乡的冬天,田地里会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有些硬冻而干裂。田地里刚刚出土的麦苗看起来似乎是那样怯弱,但它们却又不因为严寒的侵噬而消沉,在萧萧的寒气里犹然积蓄着力量,在冷冷的风霜中继续吟唱着生命的非凡。大地,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有着不可思议的强大的孕育和期待。我想,那景,那韵,那情,那力量,那家乡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却又如此傲娇,那是生命与万物空灵中,在更高的境界里迎风破冰、东方不败最默契的结合与升华吧。家乡的冬天啊,在大道至简的笑傲中,却给人更多的回味和喜悦。
虽然明知在农村生活不易,可是作为别离家乡多年的游子,离开家乡越远,我却对她的留恋越深。尤其到了每年冬天里的春节,这份思绪更浓。现在好了,庚子年初,咋暖还寒的新春之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由得我不在家乡多呆几天。此刻,我也不禁叩问自己,这么多年来我背井离乡,所追求的究竟是幸福,还是犹如离开家乡一样离幸福渐行渐远?
也罢,今年的冬天,辽阔的家乡麦田,我是很多年来难得滞留这么多天的守望者,虽然当下有耽误行程的些许无奈,但更多是踏踏实实难得清闲脚踩地气的欣慰。而且在举国一致克服疫情的特殊时期,我坚信再难受的日子,也一定都会熬过去,就像冬天里我的家乡那一片片充满希望的麦芽,无畏风霜,天天向上,茁壮成长。那么,等疫情终于过去后,目前所有的困惑、期待和徘徊,都将如家乡的冬天一样成为人生中难忘的回忆吧。
也许,远离家乡的人才最爱家乡;也许,冬天的家乡,更多是绝美的风光;我,永远爱我的家乡!
乔领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