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战线上,他们用满分“敬业值”换得他人“平安福”
(记者 吴凤思)谁都不曾想到2020年的春节竟以这样的方式开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到来打乱了很多人的出行计划,也加重了很多人的工作量。机场、码头等阳光国门内,一批又一批来自重点疫区的出入境者返回,一位又一位边检民警加入到防疫的战线中。他们说自己算不上逆行者,只是岗位的坚守者。
为支持港珠澳大桥的边检工作,广州边检总站从各边检站抽调选送了一批支援民警,这里有边检战线的新兵,也有在岗位坚守了几十年的老边检人。这个春节,他们没法回广州过年,他们要守在港珠澳大桥,备战国门防疫战!
“我们会陪同大家一起!”
同事被隔离,但她们依然在
洲头嘴边检站也有5位支援民警响应组织号召,远赴珠海工作,他们被分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旅检、车检、守岛……各自岗位不同,工作点也不同,但无论是在岛上、桥上还是桥外,他们站在国门边,都能看到五星红旗冉冉飘扬,不远处的港珠澳大桥蜿蜒向远方,各地的行者、归人步履匆匆,归去来兮……
今年春节期间,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内迎来送往的客流有所减少,但任务却更加繁重。受疫情防控的影响,不少来自重点疫区的出入境者被拒绝入境,边检民警们戴着简单的防护口罩,负责对返回人员进行身份查验。
走路带风、性格爽直的陈静是洲头嘴边检站支援民警中唯一的女同志,日常负责出入境旅客的安全检查。巾帼不让须眉,陈静自入伍就被派值守国门,在边检岗一守就是35年。

“防疫是防病毒,不防同胞,我们会陪同大家一起办好入境手续。”陈静所在的二大队负责对返回人员进行身份查验。这些人大部分来自重点疫区,这意味着她们会是离未知病毒最近的人群。就在查验的过程中,陈静的同事王蕊经手了一位确诊病人,随后被隔离观察,但是站在旅检岗位上的她们没有退缩。除夕、元宵节,陈静都留在了工作岗位上值守。
“旅检工作虽简单,持之以恒地坚持不松懈、时刻保持警觉,却需要定力,更需要互相帮助。”陈静直言,在岗位上,留给每一位民警的用餐时间有限,大家为了不耽误同事战友们,打饭、吃饭、走路都用赶的。尽管如此,大家的工作依然很开心,干劲十足,而疫情当前,她们也不能退缩,更要守好国门安全岗。
“我报名!廉颇老矣,尚能战也!”
疫情当前,支援老民警现担当
洲头嘴边检站执勤三队一级警长李远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边检人,同事战友都喊他“丰哥”。过完新年,丰哥就要60岁了。等到11月份过完生日,他将迎来退休生活。赴珠海支援,他的日常工作需要从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坐车远赴至50公里之外的岛上。岛上值守辛苦,风吹日晒的,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一守就是一天一夜,吃饭吃的是单位送过去的盒饭。这位年近60岁的老边检人从未喊过苦、叫过累,一直默默坚守在岗位上,春节都不曾离岗。大年初一丰哥坚持上岛值班,除了带口罩、测体温,“站岗放哨”并与平日并无不同,依然是每隔一天半上一次岛,依然一守就是24小时。

这些移民管理警察中,很多都曾是军人,经历过职业化改革后,身上的制服变了,但军姿不变,报国之志不变。和丰哥一样,陈义志也是位老边检人,1964年生人,1982年底当兵入伍,也是一位老兵。在这次防疫战中,他所在的五大队主要负责入境车道随车厅旅客检查的情况。
1月27日夜晚至28日凌晨,大批湖北籍旅客被退回至入境随车厅,部分人员在境外滞留时间较长,加上入境随车厅较小,人员较为拥挤。为防止旅客发生反感情绪,大队民警们一头扎进旅客当中,及时安抚情绪,赢得了旅客的阵阵好评。五大队因此被站里称为最安心的“桥头堡”。

“我报名!”因为入境车道队需要处理与来自疫区旅客的有关查验工作,队里紧急通知要召募成立一支15人党员突击队,陈义志第一时间报了名。他说,如果奇迹有颜色,一定是那中国红,很幸运能与祖国的奇迹相遇。在与大桥的相遇、相识、相知中,重新唤起了年轻时的那份热血。如果有人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定能!新的一年,我愿意继续为祖国站好每一班岗!

通知发出之后,队里民警纷纷主动请战,短短几分钟内便超了名额,最后队里领导商议,年龄较大的老同志一律留守原岗。
最终陈义志照例在大年初一到初三,负责在车检岗位值班,检查来往车辆安全,虽与突击队擦肩,但岗位在,值守依然在。只要岗位不变,边检民警们的值守就不变,哪怕迎面而来的病毒的危险,他们英姿飒飒,为阳光国门代言,为安全国门站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