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财经频道>> 行业信息>> 正文

《一带一路 巅峰艺术》2020年全国两会书画代表——王杰宝

人民财经网  2020-05-06 09:17:58 阅读:
核心提示: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伟大战略的实现需要周详规划,更需要有效落实。国内相关省市的决策部门、文化部门及民间机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两会”也正是研议、交流、汇报的重要场合,“一带一路”现时期让我们重点关注艺术界的中流砥柱为2020年全国两会献礼!

国礼艺术家羲之文化传承人王杰宝

王杰宝书法艺术简介: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国礼艺术家;

中美俄国礼艺术大师;

担任纪念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人民艺术十大家评选活动评委;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代艺术人物评选活动评委;

在2015年度全球华人出版界的重磅新闻“中国艺圣”评选活动中与启功先生一起荣获“中国艺圣”荣誉称号;

荣获中韩文化成就最高奖;

荣获中美俄艺术终身成就奖;

荣获国家级文化名人称号;

荣获文艺泰斗国家最高荣誉奖及若干国内外大奖和荣誉称号;

作品被外交部、人民大会堂及多个国家收藏;

作品被国家制成国礼,献礼祖国70华诞;

作品入选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元首峰会暨中吉文化交流国礼工程;

多幅作品获国家版权专利登记;

出版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大红袍)等,入编80余部书画专刊;

担任韩中文化友好促进会名誉会长;

清华大学书画艺术院名誉教授;

北京大学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

中国孔子学院名誉教授;

中国艺术百科艺术总监;

中国互联网联盟艺术总监;

国际名人百度百科外联部主任等诸多国内外、职务;

多次入选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多次参加国家级书画展;

入选“世界名人录”,入选文化部艺术人才库,入选全国职业信用评价技能人才库。

王杰宝玉石书法作品赏析

隶意悠悠高古质 大家书道圣贤功一一记著名书法家王杰宝

诸书之根,汉隶为本。书法艺术从刻甲骨而源成,到秦篆得统一,但是没有达到成熟之度。书法艺术进展到两汉时,隶书是为书法的成熟之源。

著名书法家王杰宝修炼书法,尊书法成熟的隶书为宗,大修两汉碑拓,汲取高古精华,练成八书正宗,他用汉隶的悠悠古韵,再现了汉字书法雄逸兼得,端华姿正的成熟美感,成为闻名于书坛的隶制名家大手笔。

当下书坛,追求诸书皆成的书法家不少,但是在追求诸书皆成的过程中,能像王杰宝这样倾情卓修汉隶,功达峰尖的书法家不多。特别是通过修炼汉隶,尽得碑质,又得帖韵的书法家更不多。他的书法因得碑质影响,得坚韧之绩,又因有帖学的滋养,成华润之态。态势生动,刚柔相济。

精修必成卓功,大练可生光华。在书坛修炼的王杰宝,以一手华逸成卓绝的姿美隶书,成就了书法大手笔的圣贤称誉。王杰宝书法对汉隶十碑有精细的观悟和临摹,完全达到了笔入碑髓,墨入坚骨的神复水准。他的书法从乙瑛碑的飘逸,到礼器碑的严华,从石门颂的疏阔,到华山碑的奇绝,无一遗修,凡是碑体之姿,必以笔墨拟刀刻,手到笔到,以心笔合一的创作功力,可轻就宣面,复成隶韵极美。

挥笔追高古,墨落显圣韵。他写隶书,笔法技巧极为丰富,点画俯仰呼应如凤翔,横竖穿插成橼梁,提按顿挫、一波二折尽是功力十乘,鲜有人追。保留蚕头雁尾的基本视感,再添重浊轻清参差错落的新谋,师古而化古,不拘一格成一派,翩翩大美,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书法风格多样,且法度完备,雄强隽秀、潇洒飘逸、朴茂严谨不一而足,观之群星逸苍茫,灿烂悦目,大气象、大气质、神韵逼目,两辅成神章,追求的是主旨为高雅,意境为儒雅。他的书法里总是饱有涌涌不绝的文人风采,让笔墨自始至终抒发可贵的文人情怀。

为什么说王杰宝书法里的文人情怀非常可贵?这是因为当下书风渐有浮燥,以至笔墨成江湖,一些不事法度,恣意妄写的笔路时有出现,这样的浮躁书风,绕过王杰宝所坚持的修炼正道,不修文化,不扎根基,真、隶、篆等等基础大法一概不修,直接写草书,先天不足,失却文化之魂,丢掉法度约束,有违书法正道。坚守文人情怀成书法的王杰宝,笔墨里的文雅,可贵在于可以印证书法正品仍然守在大家之怀,从而可以引领书法正道,不会在江湖的浊引下走向它途。

隶意悠悠高古质,大家书道圣贤功。王杰宝书法的文人质地,是主流书法的标志所在,依师古、崇贤、严谨、法度而修成。由此可知,贤功达成,圣名已得!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18年5月4日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王杰宝作品赏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法律声明 | 隐私保护 | 招聘信息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人民经济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4 finance-people.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39618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5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园华清嘉园13号楼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36351310 投稿邮箱:3932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