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举办非遗工坊第二期技能培训班 赋能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全省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1月10日到14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甘肃省直播产业研究中心和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协办的甘肃省非遗工坊第二期技能培训班在兰州榆中浪街顺利举行。
本次培训以“赋能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为口号,以“提高非遗工坊宣传展示能力,为更遗传承人增收指路”为培训宗旨。将直播电商技能和新媒体营销作为课程重点,由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行业专家以“训练营”的模式,通过“非遗与美丽乡村”、“直播电商达人IP人设”、“沉浸式直播间的打造”、“短视频拍摄剪辑实训”、”非遗项目新媒体数据分析及IP孵化实操”、”非遗电商达人经验分享”六大板块衔接深入,将非遗项目与数字化时代电商平台接轨。
来自全省十多个非遗工坊的二十多名骨干参与了本次培训,其中一部分学员由于疫情和地震的突发状况无法到场的线上学员也通过在线实时直播和微信群即时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了学习交流。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来自甘肃陇西的泥塑传承人康燕东表示,“非常感谢国家有这样好的政策,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充实紧张的课程安排,使我们对全省非遗保护传承的整体状况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对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来自兰州的剪纸传承人徐彩红说,“通过这次培训,增加了我们对如何利用抖音平台拓展非遗产品营销渠道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开阔了眼界,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来自定西的剪纸传承人王萃表示,“本次学习很有收获,让我们学会了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进行非遗的展示和传承,满足我们这些传承人的学习和工作需求,也为非遗工坊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学习犹如一场及时雨,让他们站到了风起云涌的短视频潮头,掌握了如何借助电商直播平台展示和营销自己的非遗产品,让非遗保护传承跟上当今时代发展的大势,这些收获将为各自的非遗工坊未来发展输血赋能,也将为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身手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卫华在活动总结致辞中指出,此次非遗工坊技能培训真正做到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让每位学员学到了真东西,对电商平台做到了手里有谱,心中有数,为进一步提高脱贫致富能力、保护传承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甘肃非遗产业现正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希望各位非遗产传承人凝心聚力,组成非遗旗舰,让甘肃非遗飘洋过海,成为新名片,让甘肃非遗保护发展结出累累硕果。(通讯员:刘丹 摄影:牟晶)






